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

当前位置: 盛和农业网 >> 帽果雪胆

海南白沙地宝村种橡胶树种出百万富翁三分三

发布时间:2022-10-28 22:39:46

海南:白沙地宝村种橡胶树种出百万富翁

10月9日消息:接天胶林无穷碧,雪白胶水富生活。用这句改编诗来形容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的远近闻名的“橡胶村”十年来的致富之路最是贴切。

这个让当地官员骄傲自豪、眉飞色舞的“橡胶村”就是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合水村委会的地宝村。白沙是海南省民营橡胶种植规模最大的县,打安镇是其中的典型,地宝村又是打安镇中的典型,地宝村的符焕明一家靠种橡胶年收入40余万元,是名副其实的典型中的典型。符焕明还担任着合水村委会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。

“我打算明年盖第二栋小洋楼!”在一栋建筑面积近700平方米,带有半圆形大阳台,被花梨木、龙眼树、杨桃树环绕,后院停着一辆江淮牌小轿车、一辆东风牌大货车的两层小洋楼前,一家之主符焕明眉开眼笑地告诉记者他来年的打算,“还有,那辆轿车不够好,要换成海马的越野车!已经订车了,花了18万!”

符焕明——地宝村第一个靠种橡胶发家致富的人:57岁,黎族人,操着一口“海南普通话”,一米六几的个头,身材敦实,皮肤黑亮,双手常常背在身后,成天像弥勒佛般笑眯眯的,眼睛眯成弯弯的缝儿,乐呵呵地带着记者参观他的家,生活富足给他带来的满足感溢于言表。

三十年前:木薯、甘蔗当家开始种下“摇钱树”

30年前的1982年,当时只有27岁的符焕明还住在合水村委会芝冉村,他已经当了两年芝冉村的村委会主任。由于芝冉村的土地面积相对来说略少,超过25度的山坡又不能开荒,实在是“僧多粥少”。当时白沙已经开始免费发放橡胶苗,鼓励村民种植,但芝冉村很多村民不敢尝试。村里可是摊派了任务的,村民不愿意种,怎么办?

身为芝冉村村委会主任的符焕明属于“敢于吃螃蟹”的人。为了起到表率作用,1982年年底,符焕明带领7户愿意尝试种橡胶的人家来到离芝冉村不远、靠近310省道的地方,组建了新村——地宝村,开始种起了橡胶。

初到地宝村,蒿草遍野,荒无人烟。“我带头种了1000多株橡胶。要七八年后才能开割,一开始只能靠种点木薯、甘蔗过生活。住的都是草寮,只能勉强过生活。”符焕明回忆到。

据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委书记周壮介绍,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,白沙开始着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定位发展民营橡胶。“由于橡胶经济效益显现的时间比较慢,虽然免费向村民发放橡胶苗,都没人愿意种!一开始都是村干部带头种的。”周壮回忆到。

“没想到,日后橡胶树变成‘摇钱树’,最先富起来的就是这批‘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’!”白沙黎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志强笑着说道。

二十年前:橡胶经济逐渐显现符焕明初尝甜头

割胶一般从每年4月持续到12月,能割9-10个月。符焕明第一批种下的1000多株橡胶1989年开割,他属于种胶种较多的,地宝村有些人家只种了几百株。1991年,第一批橡胶开割后,符焕明又种下了第二批1000多株橡胶。

上个世纪90年代的干胶价格便宜的时候4元/公斤,贵的时候20元/公斤。符焕明家的橡胶刚开割产量还不高,每天能收入150-200元钱,按每个月割15天来计算,每个月能收入2500左右,每年能收入2.5-3万元,这在当时是很高的收入了。

开割3-5年后,橡胶开始进入高产期,碰上胶价好的年份,符焕明家每年能有6万元以上的收入。而且,随着胶价越来越高,他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。

2001年,符焕明家花20万元盖起了第一栋小洋楼,淘汰掉了原来的瓦房。符焕明家成为地宝村第一批靠种橡胶发家致富的人!

十年以来:符焕明家年收入40余万换房换车不稀奇

党的十六大以来这些年,是我国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巨变、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。十年来,农林牧渔全面发展,农业结构不断优化。

白沙黎族自治县自2002年起实施退耕还林,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,更加注重发展民营橡胶产业,实现了生态和经济共同发展,尤其是2006年起还得到了中央财政的支持。

海南省自2006年起实施“中央财政天然橡胶良种补贴项目”以来,每年都在指定区域下拨中央专项资金补贴良种橡胶苗,并且补贴力度逐年加大。2008年,中央财政下达海南的橡胶良种补贴资金为939万元,2012年提升到2383万元,海南省财政还另外配套补贴812万元。增加了海南省级财政的补贴后,胶农可以在原来3元/株(成活橡胶苗)的补贴标准上,每株再享受1.5元的补贴。例如,2012年一株原售价7元的橡胶苗,指定区域的胶农购买只需2.5元/株,节约4.5元/株。

二十年前,地宝村的符焕明最先尝到了橡胶带来的甜头;十年来,有了更好的政策,更多的“符焕明”们乘着政策的春风,满速前进。这十年以来,地宝村原来种橡胶种得少的人家,趁着有补贴良种橡胶苗的机会,扩大了橡胶的种植规模,争取早日变成“符焕明”。符焕明也没有闲着,2006年,他第三次种下1000多株橡胶。至此,他家一共种了3800余株橡胶。第三批橡胶明年就可以开割了。

这十年来,中国的经济依然保持较快增长,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,又是战备资源,逐年攀升的胶价让符焕明这十年来的收入又上一个台阶。“2007年到2011年胶价最好,虽然价格有波动,近几年干胶的平均价格最低都能有16-18元/公斤,高的时候能达到36-38元/公斤。我家有2000多株橡胶开割了,这几年每年能收入40多万元!”符焕明笑着告诉记者。

“他们家生活得很富足,别说逢年过节了,就是平常日子,天天都能吃牛肉干!”恰好来地宝村做种植、养殖登记工作的合水村委会生产组长曾造玺赞叹地说到,“符焕明爱吃鱼茶,他都是买几十斤的大鱼回来做鱼茶的,很舍得!”(鱼茶:白沙地区以鱼为原料经腌制发酵做成的食品)“他们家过年放的鞭炮都是两百万响的!真是羡慕他的生活!”曾造玺边笑边比划着说到。

老符家的小洋楼一楼正中是一扇大门,推开大门里面就是客厅,客厅里摆着一套海南家庭最常见的红木沙发,洁白的瓷砖地板擦得一尘不染,电视、音响设备、电冰箱、空调一应俱全,客厅正对大门的那面墙上赫然挂着“全国绿色小康户”的荣誉牌匾,牌匾左下方的音箱顶上摆着儿子儿媳妇的结婚照、孙子的艺术照,老符这些年受表彰的照片、旅游的照片则贴满了客厅的三面墙壁。顺着客厅往后走,是厨房、餐厅、后院,仅仅是后院占地面积就有四百平方米左右。

小洋楼前左右两旁分别种了一棵龙眼树,都快长到二楼高了。小洋楼一侧植满了碧绿的草皮,草皮旁的空地整齐地种着几十株花梨木,这一块地正是老符预留来盖第二栋小洋楼的宅基地。小洋楼另一侧整齐地种着几棵橡胶树、杨桃树,往后走就是后院了。后院的杨桃树下摆放了2张石桌、8条石凳,平时老符一家和邻居们就在树冠的遮挡下喝茶、纳凉、聊天。亭亭绿树环绕下的气派洋楼俨然一幢乡村别墅。

他们家还计划着明年在这幢小洋楼旁再建一栋新的小洋楼:“哈哈,这栋住了十年啦,旧啦!”符焕明指着其实还很新的洋楼笑呵呵地说到。

2005年,老符买过一辆皮卡车来运输肥料到胶林。2007年,他家又买了一辆东风牌的大货车,橡胶停割期间正好是甘蔗收获的季节,老符的儿子靠跑运输每年能挣3-4万元。2009年,他家又花了8万元买了一辆江淮牌的小轿车。中午收完胶以后,下午没事干就让儿子开车带着自己到镇上喝喝茶,聊聊天。这不,他又嫌轿车不够好了,前阵儿新订了一辆18万元海马牌的越野车,正在等回货呢。

也是从2005年开始,老符更加注重生活质量,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,经常跟团去省外旅游。这几年,老符去过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无锡等地。“现在生活好啦,所以要走出去见见世面啦!”老符说道。

2009年,符焕明作为勤劳致富的典型于被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“海南省劳动模范”荣誉称号。2010年被国务院授予“全国劳动模范”荣誉称号。2007年,符焕明家还被评为“全国绿色小康户”。

地宝村变宝地“姓符”的村庄很幸福

碰上好时代然后发家致富的符焕明是地宝村村民的一个缩影。现在的地宝村有20户人家,像符焕明家这样住上了小洋楼的有8户,只盖了一层楼的有11户,还住在瓦房的仅1户,而且这一户今年就打算盖平顶房了。20户人家每家每户都有摩托车,有17户买了皮卡车或小轿车,符焕明还订购了越野车。

瓦房、平顶房、小洋楼、第二栋小洋楼,是地宝村住宅环境的变迁;摩托车、皮卡车、小轿车、越野车,是地宝村村民代步工具的变迁。

地宝村如同它的名字一样,在“符焕明”们的耕耘下,变成了一块宝地;这个村大部分村民姓符,如同“姓符”的谐音一样,“符焕明”们在最好的时代、靠着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生活。

北京眼耳鼻喉医院

西安白癜风哪看的好

无锡包皮手术价格

西安哪家治牛皮癣的医院比较好

福州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

友情链接